騎兵戰車 HS-3「狼」

「騎兵戰車 HS-3「狼」」の編集履歴(バックアップ)一覧はこちら

騎兵戰車 HS-3「狼」」(2011/02/07 (月) 07:31:47) の最新版変更点

追加された行は緑色になります。

削除された行は赤色になります。

|>|>|BGCOLOR(#000):| |>|>|CENTER:BGCOLOR(#eee):騎兵戰車HS-3「狼」| |>|>|CENTER:&ref(HS-3.png)| |>|>|BGCOLOR(#000):| |CENTER:類型|BGCOLOR(#ccc):|騎兵戰車| |CENTER:開發國家|~|[[漢密斯王國]]| |CENTER:使用國家|~|[[漢密斯王國]]| |>|>|BGCOLOR(#000):| |CENTER:車長|BGCOLOR(#ccc):|512cm| |CENTER:車幅|~|282cm| |CENTER:車高|~|233cm| |CENTER:全備重量|~|14.5t| |CENTER:乘員數|~|3名(車長+駕駛+炮手)| |CENTER:動力|~|歐斯提亞直列式12氣缸液冷式EN-59F2柴油發動機| |CENTER:最大出力|~|250hp/2,600rpm| |CENTER:最大速度|~|55km/h| |CENTER:續航距離|~|225km| |CENTER:武裝|~|37mm45L短砲身主砲(A型)&br()50mm75L長砲身主砲(B型)&br()7.92mm MGx2| |CENTER:裝甲厚度|~|15~35mm| |>|>|BGCOLOR(#000):|   王國陸軍於958年底,為了搭配先前所開發的HS-2步兵戰車與HS-1機槍戰車,並進一步達到裝甲兵學派所倡導的全機械化部隊之建立,開始進行騎兵戰車與支援戰車的開發工作。   在當時,這兩種戰車分別被定義為ZW(Zugfuhrer Wagen)與BW(Bataillonsfuhrer Wagen)兩個計畫,其目的正如字面上的意義,王國打算把這兩種戰車分別作為小隊長車和大隊長車來運用,噸位分別為十五噸級與三十噸級,主砲等級則是37mm與75mm,這兩個同步進行的開發計畫,其成果就是HS-3和HS-4的誕生。   其中,王國戰車設計師鬼才海因茲.勞格.法蘭克的『輕騎兵計畫』,是整個ZW新戰車開發計畫的核心。   根據海因茲的想法,新型戰車ZW為了追求極致的機動力和近接戰能力,而採用了破天荒的超小型戰車車體,選擇原為步兵用的單管37mm45倍徑戰車防禦炮作為主砲,省卻了開發新主砲的時間與成本。原始設計乘員只需要2人,但由於自動裝彈系統的複雜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才增加一名炮手兼裝彈手,後來證明這是因禍得福的決定。ZW搭載了性能不輸給當代中戰車的歐斯提亞廠制250匹馬力引擎與新型光學照準鏡,以及車載無線電RM-8的大量裝備,而使得它的速度、團隊戰鬥能力和火炮命中率遠高過同時代其他同級車種。   由於當初開發之時只考慮了對機槍與反戰車步槍的防禦力,並未考慮要承受火砲的直擊,ZW計畫車前方裝甲的厚度過於輕薄,為了避免被37mm戰防砲直接貫穿,因此決定把柴油引擎充當裝甲,置於車體前方,利用柴油不易助燃的特點來活用車體空間。   而且ZW計畫戰車的車身十分低矮,車幅也很迷你,從遠處看起來的可視度非常不明顯,但這也導致了車體內的空間狹小,因此對駕駛它的戰車兵身材選拔條件極為嚴苛,也導致了日後裝甲兵們對舒適性和操作性的許多批評聲。   ZW計畫車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因為前置引擎採用水冷裝置,引擎冷卻器的白煙容易遮蔽駕駛與砲手的視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將引擎冷卻水箱移至車身兩側,以導管和引擎相連結,結果在日後導致了更大的防禦問題。   海因茲領導的「輕騎兵計劃」團隊最後在ZW開發計畫中獲選,並且獲得王國陸軍授與HS-3A型的正式量產編號。HS-3於960年初開始量產化,裝備到王國軍各個前重裝騎兵單位,並外銷給王國的盟友與世界各地,並在稍後與聯邦爆發的戰爭中,擔任王國軍開戰初期的主力矛頭,取得亮眼的成績。   在與聯邦軍裝甲部隊的主力T-3中戰車交戰之後,王國軍方不禁訝異於聯邦戰車裝備的75mm主炮的強大貫穿力,相較起來37mm戰車炮支援步兵有餘,拿來反制戰車卻顯得相當無力,除非接近到200碼之內,否則根本無法有效貫穿T-3的正面裝甲。   為了要克服這個問題,更格尼爾火炮研究所開發出了新型的50mm75倍徑長砲身戰車砲,同時也開始著手研製下一代的主力戰車與驅逐戰車。這型新主砲擁有2.5倍於舊主砲的貫穿力,可以在八百公尺距離擊毀聯邦軍的T-3正面。王國軍立刻將此砲改良搭載在HS-3的砲塔上。   裝甲方面,則提出了在車體正面焊接上一層20mm厚的陶瓷鋼,此外將備用之寬履帶以嵌架的方式裝在車體正面,以充作裝甲的變通方法,如此一來HS-3的正面裝甲就相當有80mm厚的等級。   至於長久以來為戰車兵所詬病的側面冷卻水箱與履帶的防護問題,則是以加裝大型的15mm厚合金防彈側裙彌補,以支架的方式連結在履帶與冷卻器外側,將整個側面包覆起來,可以抵擋12.7mm以下口徑武器攻擊,但無法抵禦火砲。   由於當時王國造兵署已經在測試60mm步兵用反戰車火箭,為了預防聯邦軍可能會採取同樣的反制手段,故另外設計了可折疊式的細目鐵絲網安裝在側裙上,可以將火箭彈頭卡住而造成啞彈。綜合上述這些改良,其結果就是中期量產型的HS-3B。   為了解決前線的燃眉之急而開始投入戰線的HS-3B,是為了撐過這一段尚無有效對抗聯邦戰車的手段的過渡期,急就章之下的產物。增加了裝甲與火力,卻也同時犧牲掉了機動性與續航力,炮塔環的設計不良經常導致故障,不過也將對T-3的獵殺距離一口氣拉到八百公尺的範圍內。   HS-3B的引擎出力不足以應付大口徑炮與增加裝甲,而導致性能低落等一連串問題,於966年下旬展開的B+型開發計畫中,歐斯提亞設計局按照王國造兵署的要求與技術提供,在法蘭克領軍的輕騎兵設計小組努力下,在改良型66年式的引擎設計裏提高了50匹馬力的出力,並且特別增強變速齒輪箱與扭力桿的設計,使得加速性與爆發力提高大約15%,彌補了搭載大型主炮引發的問題。   雖然在大戰中後期之後地位遭到了取代,但此型車是在改裝為驅逐戰車和各種輔助車輛之後仍然一直在戰場上活躍直到大戰結束,到終戰時共計有一萬八千輛使用HS-3底盤的各種戰車、自走砲、驅逐戰車、工兵車投入前線。其中約有五千輛遭到擊毀或重創的HS-3被帶回後方維修改裝後又回到前線,實際上在王國軍中服役的數量約為兩萬餘輛次。除此之外也有超過七千輛的HS-3提供給王國的諸附庸國,作為軍事援助計畫的一環,在與聯邦開戰前出售的授權生產型與外銷型,總計也有四千四百輛之譜,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相當暢銷的產品。

表示オプション

横に並べて表示:
変化行の前後のみ表示: